夜狼猎奇网(www.goyelang.net)- 给你图文的世界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2)

来源:夜狼猎奇网 | 2017-05-20 |    

猎奇网: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可分为前期与后期之分。陶渊明前期有着积极入...

陶渊明《山海经》阅读与赏析

陶渊明著作的《读<山海经>》一共有十三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十首。诗歌中描写的是精卫和刑天的故事,通过他们顽强斗争的行为来寄喻诗人不满社会黑暗、愤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刑天

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刑天图

《读<山海经>》第十首:“精卫衔微木……良辰讵可待”。原文讲述的是上古炎帝的女儿精卫被东海给淹死了,死后化作名叫“精卫”的鸟儿。为了报复东海,精卫每天都要衔很小的木块去填补东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刑天,上古人物,他在与天帝争夺权力的时不幸落败。天帝把刑天的头给砍了,埋在常羊山。刑天虽然落败,但仍不肯屈服天帝。即便头部被砍埋在异处,他还是始终坚持着一股坚毅的斗志,挥舞着手中武器要与天帝抗争。同样是死于非难的悲哀人物,带着心中的怨念转化成异物也绝不后悔。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样坚毅的品质,哪呢美好光明的未来怎么会来临呢?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最具有强烈斗争和反抗精神的就是精卫和刑天。陶渊明对当时昏暗的社会政治充满愤慨之情,特意借助这两个人物形象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抗议。这首诗的写作手法隐喻深藏,写作的风格和情调都与其他诗歌反差较大。但是始终仍然保持了陶渊明托物言志、简单干练、理趣合一的特点,豪放之中隐现愤慨反抗之心与追求安适沉稳、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

纵观陶渊明生平仕途之路

陶渊明仕途生涯历经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他先后担任许多大大小小的官职。陶渊明的仕途之路走得非常的坎坷,一路上遭遇了不少的磨难和诱惑,但他仍能在纷扰诱惑的仕途上坚持自我。

陶渊明

陶渊明仕途

陶渊明追求仕途之路是受其家族的影响。陶氏一族自陶渊明曾祖父就是东晋威望显赫的开国元老,陶渊明曾祖父陶侃建立军功无数,官职越做越大,后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外祖父和父亲皆担任过太守职位,陶氏一族风光无限。陶渊明自小就受到家世风范的熏陶,又勤奋学习诗书礼仪,小小年纪心中就萌芽了安邦济世的念头。

陶渊明二十岁时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这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东晋年间,权臣恒玄发动叛变战争,陶渊明身先士卒加入到平叛战争中去。在此次战役中,巧妙的运用计谋平定了战争,为此立下了你大功。刘裕非常赏识他,给他加封官职。此战役胜利后,刘裕的私利望欲迅速膨胀,引起了陶渊明的不满。为此陶渊明果断的离开他另寻高就。

陶渊明的仕途在安邦济世的理想中与抵斥灰暗的官场政治中徘徊不断,不断地辞官又恢复官职。最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果断抛弃了仕途之路,隐居田园。

陶渊明为了实现安邦济世的理想抱负,在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中抱着满心的期许不停地尝试,又不停的失望,最终心灰意冷走入了绝望的境地。

揭秘陶渊明是哪里人

陶渊明哪里人?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换到现代的地图上,便是江西省九江市的西南方向。陶渊明出生于公元352年,也有记载说是出生于公元365年,生活在东晋末年,南朝宋初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辞赋家。除此之外,陶渊明被流传于世、饱受后人赞扬的还有他的高风亮节。

陶渊明雕像

陶渊明雕像

陶渊明哪里人?陶渊明的故乡实在柴桑,自古以来的柴桑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一直都是商贾云集的兵家必争之地。柴桑又被叫做九江,因为柴桑地界有九条著名的江,所以在后来的历史中柴桑的名字也渐渐被九江所取代,也就是如今的九江市。柴桑还是一个经常被兵家争夺的地方,秦朝末年西汉初年的时候,刘邦曾派灌婴在柴桑去追杀九江王英布,之后在三国年代,周瑜操练水师、诸葛亮舌战群儒等许多经典故事都发生在九江境内,这也是柴桑闻名的原因之一。

陶渊明曾经也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官,但是却在这么几年中完全体验了官场的黑暗,由于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十分想在朝堂之上建功立业,也许是时不与他,每个朝代的末尾都有着最为黑暗的官场潜规则,陶渊明一直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一次做官是担任彭泽令,仅仅过了八十多天,陶渊明便弃官而走,来到乡下,来到田园,来到自己另一个梦想乡,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相关推荐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公带领晋国成为霸主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耳成功跑到了楚国。楚王对重耳很好,当做贵宾招待。重耳很感恩就告诉楚国等以后我重掌大权的时候,如果楚晋两...

 

编辑推荐

特别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