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狼猎奇网(www.goyelang.net)- 给你图文的世界

曹丕是怎样称帝的(2)

来源:夜狼猎奇网 | 2017-05-17 |    

猎奇网: 曹丕是怎样称帝的作为三国时代魏国的开创者,曹丕并不是用兵权打下的江山,而是他的君主汉献帝拱手相让。...

曹丕典论论文观点解析

曹丕当魏太子的时候,专心研究文学,为了能够在曹操面前表现优越才华,他著作了一部涉及国家社会,道德,政治多方面的论集。其中的一篇因被后朝收入而流传至今,其它论集内容都找不到了。

曹丕画像

曹丕画像

论集称为《典论》,其中的那篇称为《论文》。《典论》囊括起来有几个观点。

第一,关于文学的用途。 他认为文学的功能不比其他治国方法低。这种观念对旧传统是一个冲击,打破之前轻文学的局面。曹丕这种思想是古代文人在文学上的自觉,虽然论文里并没有更多内容阐述,但是提出观点就已经意义非常了。

第二他认为文章以写作的风格为核心,风格各种都有考究,不可以虚假堆砌强求风格。磅礴大气和柔静低沉是两种不同风格,文章的个性风格大致可以往这两方向划分。指出文学应该有风格个性,具体指文章要体现个人风格性格特点,比如曹操三父子也是不同文气,这也顺应了当时曹魏文人崇尚自然的特点。这个观点很出名。这些重文人,崇个性的理论至今都有教育意义。

第三指他批评古代陋习,认为不应盲目的尊古贬今,批评文人之间相互排挤的习惯,认为文人应该互相学习。

在曹魏之前,文学的发展受到经学的克制。就连盛极一时的汉赋,却被当朝贬低一文不值。

曹丕典论里的思想,其实是一种对文学的升华,他把创作和个人生命性格价值都联系在一起。曹丕告诉文人要摒弃那种文学只为钱财物质谋利的想法,文学不应该为功利服务,而应努力提高个人的文化修为。

在这之前,古代文学可能还是处于混沌状态,很多思想也只是零散而没有系统理论。曹丕写得这个论集真正客观而专业的阐述了文学批评的方法。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杀曹丕

曹操此人在历史上虽然名声不怎么好,但是子嗣的确是非常多,据史料记载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曹孟德基因再强大,也不可能使这 二十五个孩子各个人中龙凤。所以其中比较有名的也不过是四子:曹丕,曹植,曹彰和曹冲。

曹丕剧照

曹丕剧照

曹彰就是特别能打,领军打仗在行,但是最后为了保护父亲战死沙场。曹植有才华,政治才能厉害,但是最后还是没躲过曹丕,被逼着作了首“七步诗”来倾诉自己的委屈。曹冲是曹操最小的也是最得宠的儿子,智商超群少年成名并且天性宽厚善良,如果曹操多加培养,今后绝对是一位好君主,然而天妒英才,让其在十三岁的时候病死了。

还有一说,曹冲是被曹丕害死的。为什么呢?曹丕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孩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顺利登上王位,安安静静地做皇帝。本来按照古时候立长立嫡的规矩,他完全不用担心。但是曹操对小儿子的宠爱和立幼的倾向让曹丕不得不引起重视,加上曹冲身子骨本来就不好,就这样英年早逝了。

曹操虽然痛失爱子,但是他理智还是清晰的。曹丕是正统的嫡长子,能文能武,擅长用兵,且性格最像自己,最关键的是在这乱世中这种阴险的性格反倒是更适合当君主。曹植虽然有竞争能力,但是其放荡不羁贪杯的性格并不好控制。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没有比曹丕更适合的继承人。

曹丕到底为什么要杀曹植

南北朝山水诗第一人谢灵运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然而纵然是诗才无双的曹植,在权力相争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曹丕与曹植

曹丕与曹植

在老大曹昂死后,开始了长达将近十年的世子之争。在曹操临死之际方才结束。期间记载在史书中的,也就几件。而且都是以曹丕获胜而告终。最后一次交锋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值关羽进攻曹仁所部,曹操命曹植前去救曹仁。曹植因酒误事,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就去世了。

大家注意到没有,曹植的谋臣是杨修,杨修厉害之处是小聪明。曹丕的谋臣是司马懿,厉害之处在于隐忍。那么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至少大部分时间,可以推测曹植都是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起对曹丕的攻击,而曹丕只能小心翼翼防御,以防被抓到把柄。

然而最后坐在龙椅上的是曹丕。本来就招到曹丕的妒恨。再加上曹植非常的有才华,后人评价曹植,李白,苏轼拥有的是“仙才”。必然拥有很多崇拜者。在那个时代,曹植的崇拜者们都是士族,大部分都是地主阶级。在曹植身边很容易团结一股巨大的力量。这样,会威胁到曹丕的皇位。

对于威胁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铲除,但是碍于母后卞氏和舆论的压力,不能直接杀死。只好让他不停的换封地。不能让他积蓄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文章憎命达,历史就是如此神奇,或许对曹植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是对整个中国的文化而言,却是一大幸事。在经过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名垂千古。

相关推荐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公带领晋国成为霸主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耳成功跑到了楚国。楚王对重耳很好,当做贵宾招待。重耳很感恩就告诉楚国等以后我重掌大权的时候,如果楚晋两...

 

编辑推荐

特别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