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狼猎奇网(www.goyelang.net)- 给你图文的世界

莱特湾海战的过程是怎样的(2)

来源:夜狼猎奇网 | 2017-05-17 |    

猎奇网: 莱特湾海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莱特湾海战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栗田带领中央舰队想要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

莱特湾海战结果是怎样的

莱特湾海战结果双方伤亡惨重。船舰数量上远远落后于盟军的日本在莱特湾海战中失败,航母力量严重被打击。美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三艘航空母舰,两艘航空母舰是被日本的神风特攻击沉,一艘是被日本的舰炮击沉。还有另外三艘航空母舰受伤,不得不回去修理。

莱特湾海战图片

莱特湾海战图片

美国的两艘驱逐舰和一艘护航驱逐舰也被击沉没,两艘驱逐舰受伤。美国总共损失了一百六十余架飞机,潜艇和护卫舰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盟军海军方面一共伤亡了约三千人。

日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比盟军更严重。所有的航空母舰全部沉没,三艘战列舰沉没,十一艘驱逐舰沉没,六艘重巡洋舰沉没,四艘轻巡洋舰沉没。还有六艘战列舰受重伤,其中一艘在返航途中沉没。重巡洋舰六艘也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三艘因为受伤过重,不能恢复战斗力,两艘在一个月后也被击沉。另外飞机损失接近三百余架,伤亡超过一万人。

日军在这次战役中的损失达到自珍珠港事件以来日军损失的四分之一。这场战役让日本的海军几乎损失了全部力量。莱特湾海战规模庞大,战场宽达六百海里,所涉及的武器装备也是数量最多的。这一场战役不仅摧毁了日本的海上力量,连空军力量在之后的战役中也大打折扣。除了陆地上基地飞机外,日本再没有任何多余的力量。这就是莱特湾海战结果。

莱特湾海战双方兵力对比如何

莱特湾海战双方兵力悬殊。在六天内,双方参战的船舰总吨位超过了两百吨,其中日军七十三万吨,盟军一百三十多万吨。美国方面一共有十七艘航空母舰,一百四十一艘驱逐舰,二十四艘巡洋舰,十二艘战列舰,日本包括四艘航空母舰,九艘战列舰,三十四艘驱逐舰。盟军还有十八搜护卫航空母舰,日本一艘都没有。

莱特湾海战图片

莱特湾海战图片

盟军在整个海战中共派出了一千五百余架飞机,而日军只有区区两百架。盟军还有潜艇和鱼雷艇,这些日军都是没有的。在海战战场上,日本舰队受到了鱼雷的攻击,也遭到了频繁的空袭。日军的所有能够战斗的军舰全部被打得不堪一击。不是沉没,就是重伤。日本在这场海战中还发动了神风特工队自杀攻击。日本的飞机在战斗的最后一刻,见胜利无望,对自己的舰队发起了攻击。

此次海战在战术上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完全是混乱战斗。战后双方全部伤亡惨重,军舰不少都受到了伤害。在这场战争中,盟军将领哈尔西受到了小泽的诱惑。小泽是北路舰队的负责人,日本全部的航空母舰都在这支舰队中。哈尔西想要消灭日本所有的航空母舰,带领所有的三对航空母舰和战列舰追赶小泽。美军的舰队数量要比日本多。哈尔西一共负责九艘航空母舰,一千架飞机等等。小泽命令日军对盟军发动空袭,但是根本没有作用。盟军后来向小泽舰队发动了上千次的袭击,小泽舰队损失惨重。后来由于另一边战场的需要,哈尔西留下了两座航空母舰收拾残局。这就是莱特湾海战双方兵力。

莱特湾海战背景是什么

莱特湾海战背景是这样的。1943年,日本已经处于劣势,被迫放弃了所罗门的基地。此时的盟军突破了日本的防线,在六月的海战中打败日本,获得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优势。盟军开始考虑下一步计划。

莱特湾海战图片

莱特湾海战图片

有上将建议先在台湾登陆,将日军阻挡在海外。盟军不仅可以控制日本和南亚的往来,还可以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南亚的日本驻军会因得不到及时的供给而失败。但是麦克阿瑟认为应该在菲律宾登陆。菲律宾也是日本的中转战。美国曾经将菲律宾让给日本,麦克阿瑟曾经发誓要洗刷这段屈辱。最后罗斯福总统做出决定,选择在菲律宾登陆。

日本非常清楚盟军的作战计划,最高指挥官一共做出了四个方案,分别针对菲律宾、台湾、琉球和千岛群岛。每一个计划都是孤掷一注,将日本的力量投入到一次战役中。盟军的登陆地点选择在莱特岛,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用来登陆,第三舰队用来掩护作战。在海战前夕,盟军航母对台湾进行了一次空袭,让那里的飞机无法加入到战斗中去。

日本因此执行一号方案,将所有的飞机全部投入到菲律宾。日本在这次战役中失去了六百架飞机,几乎是所有的空军力量。日本将所有的舰队全部派入战场,并且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战后得知日本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日本失去菲律宾,南北的通道也被截断。如果舰队幸存,待在日本海会得不到燃料补给,待在南海又得不到武器补给。总之无论怎样都是死路一条,倒不如将所有的舰队投入菲律宾,孤注一掷,兴许还会赢。这就是莱特湾海战背景。

相关推荐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公带领晋国成为霸主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耳成功跑到了楚国。楚王对重耳很好,当做贵宾招待。重耳很感恩就告诉楚国等以后我重掌大权的时候,如果楚晋两...

 

编辑推荐

特别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