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狼猎奇网(www.goyelang.net)- 给你图文的世界

喜玛拉雅白头蛇 最毒的蛇

来源:夜狼猎奇网 | 2016-09-07 |    

猎奇网:蛇被称为最毒的动物之一,一旦被蛇咬伤如果不及时注射血清消毒便会有生命危险,遇上毒性强的随时可能丧命。除了眼镜蛇、七步蛇这些知名度较高的毒蛇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蛇&md...

蛇被称为最毒的动物之一,一旦被蛇咬伤如果不及时注射血清消毒便会有生命危险,遇上毒性强的随时可能丧命。除了眼镜蛇、七步蛇这些知名度较高的毒蛇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蛇————喜玛拉雅白头蛇。这种蛇的头部是白色的,而且它的毒性可以排在世界毒蛇前十。其毒性可想而知。

喜玛拉雅白头蛇又称为白头蝰,是中国27种蛇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它们主要出没于东南亚的一些山脉之中。另外,在中国境内的西藏东南部以及越南均能发现喜玛拉雅白头蛇。毒性是神经毒,在人体内会引致痛苦、肿胀、高血压、反胃、腹痛、困倦、四肢麻痹、不省人事,最终死亡。而没有立即使用药物治疗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形态特征

喜玛拉雅白头蛇全长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颞鳞2+3(2);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7-9),前3(4)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17-17-15行;腹鳞168-205,肛鳞完整,尾下鳞39~53对。

喜玛拉雅白头蛇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因为白头蝰有着强健的体魄和一条短尾巴,还有着较顺滑的背鳞及龙骨。它们的头部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最特别的是头部上没有细碎鳞片,反而像游蛇科及眼镜蛇科的蛇般的大鳞。这一点与一般的蝰蛇不同。白头蝰的头骨构造与其他蝰蛇相比也很特殊,它们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嵴状的,而这种牙齿结构仅见于穴蝰科与以及一些拥有后沟牙结构的蛇类而已,而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细小,最后、白头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白头蝰是卵生蛇种,而且会进行冬眠。

它们的身体主要由暗泛光亮的深蓝色,灰色或者黑色加上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所组成,但它们的头部颜色却和身体有着鲜明的对比,普遍程湛黄色,并且有灰色的横纹,它们的眼睛也是湛黄色,瞳孔则呈直线形。

生活习性

白头蝰多栖息于山区,喜欢较清凉的气候。有时在路旁、丛林、灌木林、农地里亦会发现它们的踪影,它们甚至会接近民居。在越南,白头蝰比较偏好栖息于竹林间,并活跃于有广泛植被分布与及山涧充足的地区。白头蝰是夜行性的,最喜欢于潮湿的晚上,温度约在摄氏18至25度间时出没。繁殖习性不详。

圣路易斯动物公园里的白头蝰在遇到外来威胁时,会作出特殊的反应。当它们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然后它们的两颚会向外扩开,令它们本呈椭圆形的头部看起来像变成三角形。有时候,它们又会摇动自己的尾巴以威吓对手。情况危急时,它们亦会作出咬击,不过它们不一定会运用其毒牙来展开攻势。另外,学者Zhao于1981年提出白头蝰主要活跃于黄昏时段,而并非如奥罗夫所说般属于夜行性的蛇类,尤其多出没于3月至11月的时候。

物种毒素

拜仁·格烈·费拉尔医生的研究,认为白头蝰的毒性与韦氏竹叶青的毒性是相仿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白头蝰所释出的毒素中,其酵素运动基本上与一般蝰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仅在于白头蝰的蛇毒不会造成血液凝固、渗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现象。

白头蝰蛇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临床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无效的情况下,改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

地理分布

白头蝰属于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只有单属独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以极少的数量分布于我国中西部海拔100米至1600米的丘陵山区。

喜玛拉雅白头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它们主要出没于东南亚的一些山脉之中,另外,在中国境内的西藏东南部以及越南均能发现喜玛拉雅白头蛇。主要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地。

(转载请标注出处:夜狼猎奇网 www.goyelang.net)

相关推荐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公带领晋国成为霸主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耳成功跑到了楚国。楚王对重耳很好,当做贵宾招待。重耳很感恩就告诉楚国等以后我重掌大权的时候,如果楚晋两...

 

编辑推荐

特别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