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狼猎奇网(www.goyelang.net)- 给你图文的世界

女同、男同、双性恋与跨性别者?解读颁奖季LGBT电影

来源:夜狼猎奇网 | 2016-09-07 |    

猎奇网:10年前,《断背山》错失奥斯卡最佳影片,与老年白人评委们对影片题材的接受度不无关联。10年后,性小众题材电影在颁奖季纷至沓来,证明观念与时代变化之快速。...

夜狼猎奇网:www.goyelang.net

女同、男同、双性恋与跨性别者?解读颁奖季LGBT电影

 

不知从何时开始,剑走偏锋的LGBT电影,成为了以奥斯卡为目标的导演情有独钟的押宝法门。聚焦性小众群体,一方面,可以凸显独有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又能加深普罗大众对他们的认知,新鲜又讨巧,不失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LGBT:Lesbians(女同性恋者)、Gays(男同性恋者)、Bisexuals(双性恋者)与Transgender(跨性别者)首字母缩写。)

 

《卡萝尔》《被拒人生》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女同困境

 

这一现象在今年好像尤其明显,《卡萝尔》、《被拒人生》、《丹麦女孩》、《妇女参政论者》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观众们前脚刚被男扮女装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惊艳,后脚又被气场凌厉的“女王大人”凯特·布兰切特“掰弯成蚊香”。

 

乱花渐欲迷人眼,热闹了一场过后,除了那些美丽的妆容、精致的服饰,仔细想想,这些作品里所包含的性别意识,是否真的那么独树一帜呢?每到颁奖季就要出来打一圈酱油或出一轮风头的性小众题材,到底是一件吸引眼球的新奇包装,还是有具有内涵的深度视角呢?

 

《丹麦女孩》《妇女参政论者》探讨更为小众化的性别意识

 

 

群体之力量:皆由真实事件改编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几部受到热议的电影,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通过真实事件改编的方式。

 

《丹麦女孩》讲述“man into woman”的故事

 

《丹麦女孩》取材于世界上首位变性人的生平,身为艺术家的男主人公为了启发妻子的绘画创作,穿上丝袜衬裙,为她当起模特,却触动了心灵深处的女性气质,从压抑胆怯,到直面自我的身体,接受变性手术。

 

《被拒人生》中的女警与汽车修理工的女友,为争取拥有与异性恋夫妻同样的法律权益而努力,当片尾打出两位真实人物的照片,我们发现,两位主演“万年受”朱丽安·摩尔和出柜女星艾伦·佩姬,她们连发型和衣着,都原封不动地拷贝了原型人物。

 

讲述女性争取投票权的《妇女参政论者》,简直像一副历史画卷,线性时间叙述一丝不苟,在故事的最后剪接上黑白纪录片,20世纪初期的影像,街头游行的女人们,个个都拥有她们鲜活的生命故事。

 

《卡萝尔》改编自50年代的小说《盐的代价》,美国犯罪小说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当初以匿名身份发表了这部题材敏感的女同作品,直至四十年后方才承认是自己的作品,也难免引起些许关于其人生经历的猜想。

 

不可否认,因为来源于现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立体生动的性小众群体,他们作为生活中朴实的个人,没有轰轰烈烈的同志游行中呈现的那么慷慨激昂,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电影里表现的那么悠游自在。

 

《被拒人生》中的朱丽安·摩尔

 

他们并非不羁放纵爱自由,也显然不是妖魔鬼怪,更不是研究者眼光中的社会运动的“运动员”,与体制对抗,做时代的异见者,听起来伟大而遥远,实际上都是被逼得退无可退之后的知不可而为之。

 

例如《被拒人生》中的一个细节,当犹太同志律师一路力挺身患癌症时日无多的女警,只想让她对着镜头说一句“支持同性婚姻”,一了百了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朱丽安·摩尔饰演的女主角依然拒绝了,她还是强调“平权”,只要讨个公义而已。由此可见,尽管同属弱势的性小众,内部仍然可以和而不同,各持己见,不被轻易代言或篡改抹煞,这本身也是一种权利。

 

《妇女参政论者》中的女权人士

 

所谓群体的力量,除了“LGBT”群体这一对象之外,在此选题下不同电影间的呼应,也让性别意识的呼声更为响亮起来。《妇女参政论者》中的女权份子被警察拘捕关押;《神探夏洛克》中几个不起眼的配角,恰恰又是“地域新娘”的幕后推手,激进派女权团体中的成员;《卡萝尔》中迷人的金发贵妇受困于婚姻,又让人想起《45年》中夫妻间的隐瞒与倦怠来……

 

况且除了这几部新作,还有早几年的《时时刻刻》、《阿黛尔的生活》、《孩子们都很好》等等,彼此间的关联,构建了互文与对话的可能,从而如涟漪般回荡开来,形成奇妙的观影效果。

 

《丹麦女孩》中的男主展现“女性魅力”

 

至于《丹麦女孩》,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罕见地將触角伸向LGBT中的“T(transgender)”,甚至更进一步说,它更涉及性别反串与演绎——当男主角展示其风格化的“女性魅力”时,也创造了一个幻想出的异质空间,这在他对镜端详自己身体的那一幕中表现特为尤甚,在短暂的情欲乌托邦中投射自我,那份不安与欢愉,借由“小雀斑”的演技和油画般的镜头语言呈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品,让这个少数中的少数族群以温柔浪漫的方式走入大众视线,不可谓不是功劳一桩。

 

 

主流价值观:桥段换汤不换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真实,这些电影常常都格外具有煽动性,轻易地就可以让观众深感共鸣,流下眼泪,同样的,也是因为确有其人,所以本身的故事哪怕再乏善可陈,也带有道德的光环,编剧可以省略不少关于故事逻辑性的推敲和塑造,以美学技巧轻易跳过或回避诸多表象之下的问题。

 

《丹麦女孩》选择性忽视“妻子”角色的女性主体性

 

就拿《丹麦女孩》中的妻子角色来说。首先,在改编电影时,编剧选择性忽视了原型人物、来自丹麦的女画家戈达尔画作中强烈的女同色彩:起初,她乐见丈夫扮女装,更教他装扮与仪态,却在见到另一半与男子拥吻时花容失色。但实际的情况是,真实的戈达尔善于描画大量饱含情欲色彩的女体形象,它们作为符码,为她自身的性别认同增添一份暧昧,这理应是一个更复杂的故事。

 

其次,在故事的后半截,她又被塑造成了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奉献者:先是哭哭啼啼,然后落魄而茫然地与爱慕者拥吻又犹豫,最后选择做个好妻子,帮助丈夫完成柔软的美梦,成全他、成就他。这让人不禁要问,影片着墨于“莉莉”身上身体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辩证与拉扯,可是那个狂傲美丽且事业有成的艺术家戈达尔,她自己的女性主体性到哪里去了?

 

《卡萝尔》中身份悬殊的两位主角

 

在《卡萝尔》中,也不难发现,导演在有意无意间,强调了爱恋中的两位女性在社会和家庭背景上的巨大落差。从卡萝尔与特瑞斯的初次见面开始,成熟的前者撩拨、控制、引领,雍容华贵地在晚宴上跳舞,掌握了绝对的权力,稚嫩的后者混迹于酒吧,懵懂、乖顺、心如小鹿乱撞。

 

两人间的爱,或者说权力分配,倘若抛弃同性的人物设置,就无非是异性恋中为人所不齿的“男尊女卑”式的关系,但借着1950年代的风雅包装,老旧的旋律响起,唯美的长久凝视,如梦境般的画面与布景,眼神中的百转千回,摇身一变,就成了为人津津乐道的“总攻大魔王与痴情小白兔”、“爱谁不重要,成长才重要”,一下子高尚起来,升华为真爱至上的故事了。

 

《妇女参政论者》,妇女参政需得到男性支持

 

再来看,《被拒人生》也好,《妇女参政论者》也罢,都一致地设置了一位“男性第三者”的角色。《被拒人生》中警局的男同事,起初排斥女主角的同性恋者身份,后来态度扭转,帮助她,为她呐喊。

 

《妇女参政论者》里本该站在女权份子对立面的男督查,也是满怀怜悯地频频手下留情——在这重意义上,无论女人们的个体形象多么棱角分明,在两性互动中,她们还是化为男性关爱呵护的客体,而换个角度看,这些被安插进来的“局外人”,他们的眼神之于女性,本身就是种凝视,或者可以称之为俯瞰,多多少少带有对弱者的同情色彩,而它的根源,无非又是主流性别意识中的刻板印象了。

 

主流价值观对于电影的另一重入侵,则来自诸多换汤不换药的桥段,无私奉献、付出终有回报、坚持信念实现梦想,点点滴滴俯拾皆是,都是些老套的鸡汤式情节,具有浓重的说教感。这些一旦加诸于性小众群体身上,却立刻成为屡试不爽的催泪弹——这样看来,看似特立独行的LGBT外衣,反而成为稳妥的政治正确,要么细腻有余而犀利不足,要么摇旗呐喊的姿态过于迫切,让观众喘不过气来了。

 

 

任重而道远:有进步但还不够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对于“政治正确”的定义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从层出不穷的LGBT电影就可以反映出,起码当下的社会,不再对女性和性小众群体处处束缚重重标准,而是强调多元性和更多的包容。

 

《断背山》之后,性小众题材电影获得进步(《时时刻刻》《阿黛尔的生活》)

 

2006年,LGBT巅峰之作《断背山》诞生,十年间,此类型的电影从灰暗的色调,发展到有阳光美满的结局,关于不同性别族群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致,不再混为一谈,这显然是一种进步。

 

越来越多的此类作品,且不论押不押得中电影节奖项,就其内容对社会的进步影响而言,当然是件好事。一言以蔽之,以大时代中“love wins”的小人物故事感动观众,听起来简单,实则不然,要拓宽对性别光谱的想像,如何为之提供更多的可能,还是任重而道远。

 

作者:一把青

 

时光网出品

夜狼猎奇网:www.goyelang.net

(转载请标注出处:夜狼猎奇网 www.goyelang.net)

相关推荐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公带领晋国成为霸主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耳成功跑到了楚国。楚王对重耳很好,当做贵宾招待。重耳很感恩就告诉楚国等以后我重掌大权的时候,如果楚晋两...

 

编辑推荐

特别头条